热播剧《装台》:聚焦演艺行业幕后工作者的真实生活!
过去人们对演艺圈的关注停留在明星八卦、资本黑幕上,在众多幕后工作者中也只有导演、明星经纪人能够得到部分关注。
我们都知道,一场完整的演出要有导演、演员、摄影、灯光、化妆、服装、道具和舞台,然而导演和演员占据了大部分的观众注意力,摄影、灯光、化妆等职位的工作人员也只在圈内讨论较多。
舞台的搭建人员却完全算不上圈内人了,毕竟只是体力劳动者,和艺术搭不上半边关系。
这部由张嘉益、闫妮主演的《装台》,主角刁顺子是小村镇里一个装台班子的领头人。
说是领头人,却也不过是拉带着几个乡下来讨生活的老少爷们,跟着剧团做做搭台子的体力活。
他们是演艺行业里最边缘的人物,在论资排辈的圈子里最被看不起。
实际上他们却干着整个链条里最重要的工作——舞台如果搭建不够完善,设备中途出问题甚至发生安全事故,这对演出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伤害。
刁顺子面对着生活的鸡零狗碎却依然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为艺术服务,尽心尽责,吃苦耐劳。
装台并不是一种新兴的职业,但这个”生词”却是在同名电视剧播出后才得到大众关注的。
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时间,装台人就会到场对音响设备进行测试与准备,把舞台上的各种设备都搭建好。
他们在演出前后紧张地扛扛抬抬,爬上爬下,挥汗如雨,有时像耍杂技一般在高空悬吊。
一场完美的演出离不开舞台的背景、灯光和音响等硬件设备,但观众们能够注意到的往往只有在舞台中央熠熠发光的表演者们。
作为舞台的搭建者,装台人们却并不是设备的拥有者。
一场不错的演出结束,所有参与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观众们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收获了愉悦的心情;演出策划者和投资方可以获得丰厚的门票收入。
设备和场地租借者可以获得不菲的租金;台上的表演者可以获得不少佣金和观众们的鲜花与掌声······
似乎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装台人只是最边缘的一群体力劳动出卖者,在其他人眼中根本微不足道。
剧中,张嘉益一出场就因为彩排过程中软景掉落被连连问责,要当好一个装台班子的领头人,除了要背负领导动不动就扣工钱的压力,还要随时准备为底下人惹的麻烦擦屁股。
吃饭的时候老板先吃,然后是演员,装台人一溜蹲在路边。老板跑路那段也可以说非常接地气了。
一场小型演出涉及一条简单的产业链,主办演出的老板找好演员,通过剧场租场地找人装台,另外去专业公司租设备,再为演出做做宣传,争取多卖一些票。
看似简单的一次演出涉及的利益方有演员、剧团接活的总代理、设备公司、装台班子。各方关系错综复杂,都指着演出结束后结工钱取回设备。
发现老板跑路之后,作为介绍人的剧团副主任铁扣是最先要负责的人,然后压力最大的就是装台班子”大哥”刁顺子。
为了讨回钱,刁顺子让兄弟们守住演员们,又请剧团团长和设备公司的人大谈法律,才把灯具留在了剧场里。
另一边实在找不到跑路的老板,刁顺子只好去找介绍人铁扣,甚至拿着被子去铁扣家耍无赖,一定要铁扣给个解决办法。
面对干了活没给钱的窘境,装台班子里的人也只能都指着刁顺子,甚至把责任都推到刁顺子身上。刁顺子的工作经历应该是大部分幕后工作者和普通工人的真实写照。
或许在普通观众眼中演艺行业是创造梦想的行业,其内充斥着光怪陆离的美好景象。从台下向台上仰望,站在舞台上的人衣着华丽,妆容精致,舞姿窈窕,自信大方。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安全稳健的舞台,把气氛烘托至恰到好处的灯光,训练有素的表演者和感染人心的乐章。
隐藏在舞台背后的,却也不过是每一个身处其位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尽职尽责。
《装台》此次在央视播出,通过演艺行业边缘人物的视角,展现出演艺行业的幕后现实,把演艺圈拉下了神坛。
希望越来越多观众可以明白,看似光鲜亮丽的演艺工作也不过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完美的是舞台,舞台背后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