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事业编能有这样的工作调动,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的薪水和未来都会得到改善。但考虑到工作的现实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适合转行,至少以下几类人员个人认为没必要非转公务员不可。
01、参公事业单位人员
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这类人员使用事业编制,但享受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都需要参加公考进入,进行公务员登记,且可以与公务员无障碍交流,实质上与公务员无异。这类人员转不转身份意义已经不大。
02、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
比如医院、高校及相关有经济收益的科研院所,因为单位效益普遍较好,可以按规定核发多倍增量绩效,收入不仅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也高于绝大多数公务员,且工作环境和压力还不如后二者(这两年医院特殊情况另当别论)。经济决定一切,单从收入角度考虑,这些单位在编人员也没必要转公务员。
03、部分高级职称人员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取得高级职称后,可以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法律可以调任行政机关转公务员。高级职称的经济待遇和行政级别差不多,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科级开始的,一旦转正,他们就会遇到升迁的问题(一般都是四十多岁),而且他们的薪水也不会太高,工作也可能会更忙,所以这些人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身份必要。
04、部分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事业编制人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岗科级调任的年龄上限是45周岁。四十岁还有机会转公务员,还要不要转?事实上到了这个年龄转转不转已经无所谓。
事业单位可以转公务员,以下是转公务员比较常见的几种途径:
(一)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的职能发生变化、编制性质发生变化,由事业单位转为行政部门,职工的编制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参加公务员考试
事业人员转为公务员身份,最为现实的途径,就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转变为公务员身份,这种方式主动权在自己手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有希望实现,但是要抓紧,因为考公务员也是有年龄限制的,超过35周岁就没机会了。
(三)调任
调任既需要自己努力变得优秀,也要得到组织的重视和安排。
根据《公务员调任规定》(中组发〔2019〕21号)文件,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就可以满足调任条件,但是极少极少单位会调任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到公务员队伍,一般都必须要处级以上,并在试用期结束后才有机会调任。
另外,事业编转公务员,还有一些硬性的要求:
1.干部身份要求。
2.学历要求。学历必须要在大专以上。
3.年龄要求。根据公务员调任有关规定,年龄超过45周岁的乡科级领导干部一般不能调任为公务员。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转公务员情况:
第一、公选。公选极少允许事业单位参加,且要求特别严格。
第二、选举。通过党代会、人代会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
第三、遴选。极个别地方将遴选范围扩增到事业单位。
第四、提拔。事业单位提拔后直接变行政单位干部。
第五、破格。如高校(人才)直接引入为副科级干部。
以上几种情况,极其少见,归纳一下,其实就两个意思:
- 人才极其优秀。
- 转公务员程序不走寻常路。
以上情况转为公务员的程序比正常招录要复杂的多,这里就不做展开描述,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